其他
一颗存在主义的子弹,从时代射出 | “思庐杯”总决赛周日打响
01
晋级之路
辩题: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提出/解决问题
下半区半决赛
02
队伍介绍&选手感想
东南大学
队伍介绍:
履历:
参赛感想:
老实讲,这一次比赛的过程中,我们对于绝大多数辩题的初见都只留下了“看不懂”、“不明白”的印象,即使看过题解之后也只留下了懵懵懂懂的印象。于是,每一周的备赛我们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与书本上查找相关的资料、文献,这一些时间可能没有办法让我们对题目想让我们讨论的内容建立完全正确的认知,但也的确拂去了我们对于哲学中一些领域的疑惑。
就像我们这一段旅程第一场比赛讨论的“哲学黑话”一样,我们也就是在接触和了解这些黑话的过程中不断向前的。
西安交通大学
队伍介绍:
履历:
参赛感想:
03
评委介绍
骆冬青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写作学会会长,江苏省美学学会副会长。研究涉及政治美学、汉字图象学、先秦美学及文学理论。所授课程包括文学理论、西方美学、中国美学等。著有:《文艺之敌》,《文艺美学的汉字学转向》(合著),《形而放学》,《情性人生》等。
刘学良
上海交通大学讲师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先验之维创始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西方哲学、分析哲学,目前主要从事儿童哲学、青少年哲学教育与开发。景轶
西南政法大学辩论队教练,《最强辩手》节目明星辩手。曾获第八届名校杯全国辩论赛冠军。以教练身份率队夺得第九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冠军。
张义修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冠军队教练世锦赛、“临潮杯”、“东吴杯”等赛事常驻评委。说怿
思庐哲学创始人上海逻各斯科技文化有限公司CEO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在读题解
1946年,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是⼀种人道主义》出版,该书正式地将“存在主义”作为⼀种理论流派推向了历史前台。文中最著名的口号,莫过于那句“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这句话的提出意在表明,人并非像古典哲学所描述的那样,生来就拥有固定的禀赋或潜能,恰恰相反,人的⼀切本性都是其经过行动和选择,在具有历史性的人生维度上刻画出来的。因此,存在主义哲学也就成为了⼀种“战斗的哲学”,它不仅激励着那个时代的西方群众,在改革开放的中国,萨特的思想,连同整个存在主义理论也是最早一批被翻译、研究乃至大规模宣传的西方学说之⼀。时至今日,“存在主义”仍然受众颇多。然而,在哲学界,尤其是法国思想界内部,“存在主义”热却早已退潮,这与结构主义的兴起不无关系。结构主义认为,种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由⼀系列相互关联的结构组成的,而这些结构不仅决定了单个元素的意义,也决定了元素之间的关系。因此,立足结构主义的分析就要求揭示不同现象背后的底层结构,从而说明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由这⼀观点,结构主义进而声称,存在主义式的主体是⼀种虚构,人性必须被置于特定的结构中才能得到理解,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绝对自由的选择。结构主义作为⼀种方法论,在众多的人文科学中都有所体现(语言学-索绪尔、文学-罗兰·巴特、人类学-列维·施特劳斯、哲学-福柯&德里达、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
存在主义与结构主义在人性问题上始终纠缠不休。前者认为后者死板、僵化、遏制生命力,无法鼓励我们更好地介入现实,而只是保守地认识它却无所作为。在1968年法国的“五月风暴”上,萨特和波伏娃都走在队伍的前列,同广大的学生们站在⼀起,而同时,在巴黎高师也有人打出了“结构不上街”的标语,深深刺痛了像罗兰·巴特这样结构主义者的心灵。后者则认为前者不符合认知的⼀般规律,徒有热情而无法真正帮助我们洞察世界的底层结构。当哲学⽆法完成认知的使命,也就太过容易流于表面。
回到二十一世纪的思想现场,我们所面对的世界要远比萨特、波伏娃和福柯的世界来得更复杂,此时,不妨让我们重提这个经典的二元对子:究竟是存在先于结构,还是结构先于存在?
文章撰写:王抗
排版:初尧
审核:王抗
爆文推荐
觉得此篇好文有启发,点个“在看”